据马海祥博客了解,百度近期开始对百度分享按钮作弊的情况进行处理。当初在百度分享上线之后,许多网站安装了百度分享,主要是因为此工具的分享量能直接显示在百度搜索结果中,虽然不能确定是否对SEO有作用,但毕竟是百度的产品,就抱着用了总比不用要好的心态安装了百度分享。这也导致许多站长开始刷百度分享数据。而这次百度的lee也明确表示了,许多网站的流量并不高,但分享量非常大,这类网站可能存在作弊情况,我们会优化这部分数据,把额外展现的数据去掉,但同时表示,不会惩罚这些网站。

说起百度分享这个社会化媒体分享工具,就让我想起了年初在公司给网络部的同事讲的一个关于2012年社会化媒体分享情况的培训课。主要讲的是:“自2012年1月起,社会化媒体分享呈现强劲的上涨态势!日均分享量在半年内增长了60%,快于社会化媒体用户数增长……”。刚好今天我也找出了当初的ppt课件,在此借助马海祥博客的平台跟大家再分享一次吧!
1、2012年,社交网络和在线社区分享结构
由上图可知:社交网络、休闲娱乐、游戏、新闻媒体、在线视频、在线音乐站点占总分享量的56%。社交网站14%、休闲娱乐10%、游戏10%、新闻媒体8%、在线视频8%、在线音乐6%。
2、2012年,不同类分享站点的分享回流比
社会化媒体分享前三名占比之和达65%,sns平台是目前社会化媒体分享的最重要的平台,QQ空间居首位;微博平台中新浪和腾讯微博分列第二、第三位,占比呈现快速上升态势;书签平台中,百度搜藏、QQ收藏分列第五、第十位。谷歌网站推广
马海祥认为,SNS社交网站运营模式逐渐成熟,并拥有相当稳定的用户规模,且用户使用SNS社交网站分享资讯、新鲜事形成了习惯,同时分享网站的增多和分享内容的日益丰富,促使分享量的增加。微博的短段落限制促使大量原创内容爆发性地生产,新鲜感、参与性增加了分享量的增加。此外,名人的"粉丝"团巨大,增加了"转播分享"的可能性。
4、2012年,社会化媒体回流比top15
大型社区平台回流比上升较快,仍落后于小众平台,大型社区平台中,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回流比较低,Twitter、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的回流比位居前列;在小众平台中,凤凰网、Delicious、推他等分享量小,回流量相对较高,用户粘性高,分析nag内容社会化传播较高。
5、2012年,社会化媒体分享独立用户数TOP15
分享平台的独立用户数与分享量大致成正比,人均分享量上搜狐微博领先,从独立用户数量来看,分享平台的独立用户数与分享量成正比;从人均分享量看,搜狐微博、网易微博、QQ空间位居前列
6、2012年,SNS平台和微博平台分享回流比的情况
SNS平台和微博平台中,百度空间、人人网回流比上涨最快。其中关于微博的占比,马海祥认为,微博既满足了用户表达自我的需求,又维持了用户间的社交圈,具有博客和SNS的双重功能;同时微博表达简单、更新即时的特点,符合现代主流人群的生活节奏。海外网站推广马海祥博客认为,中国未来的微博用户规模还将进一步增长。
7、2012年,分享用户一天分享行为分布
有上图数据,我们可知,近76%的用户最多使用2个分享平台。
思维总结:
社会化分享的价值在于社会化流量的持续循环,当用户看到互联网的某些内容,部分用户将其分享到社会化媒体,传播给其社会化网络中的其他用户,而这些用户也会看到这些内容,并继续进行分享传播,一个完整和循环的社会化分享过程就开始循环。
同时,通过对社会化媒体发展过程的分析,你会发现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特征性。在互联网早期,主要以论坛BBS的形式为主,中心特征是"内容";2003到2005年,博客发展进入一个高潮期,中心特征是“用户书写内容”;到2006年之后,随着社交网站以及微博的发展,中心特征变成"用户分享交流内容",2010年到2011年,各类社会化媒体开始跨界整合,类型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最后马海祥要说的一点是,社会化媒体因为具有沟通及时性、互动性和分享便利性等特点,更好的满足了用户沟通交友的需求,而且社会化媒体已经广泛渗透到网民生活中,成为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好社会化媒体分享工具,将会给你的网站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马海祥博客知识扩展——社会化媒体分享名词解释:
分享量:网民使用JiaThis分享工具将页面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次数。
回流流量: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后,用户点击分享链接返回到分享页面的浏览次数。
分享数据比重:本月内,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占分享全部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总和的百分比。
回归流量比重:本月内,某一社会化媒体中所分享的网页链接浏览次数占所有社会化媒体中所分享的网页链接浏览次数总和的百分比。
本文为马海祥博客原创文章,如想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摘自于,注明出处;否则,禁止转载;谢谢配合!从百度分享来看社会化媒体分享的未来发展趋势—资讯话题。
